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,未來5年,辦公家具銷售收入將以約5%的年復合增長率奔跑,預計2025年銷售總收入可達到2500億元,屆時我國辦公家居份額將逼近整個家具行業的50%,成為下一個藍海市場。
未來,辦公家具應該向著健康舒適、生活化、靈活化、個性化、智能化方向發展。在傳統家具消費疲軟、企業增長乏力的當下,開辟多元辦公家具市場,洞察辦公發展趨勢,或將為企業帶來全新機遇。
趨勢一:健康舒適
近年來,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工作壓力越來越大,追求健康舒適的需求愈發增強,而我們每天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工作。因此,未來的辦公空間正在從勞動輸出型空間向享受型空間轉變。
在科學分析人體的基礎上,辦公家具必須融入更多人性化設計,比如辦公椅向辦公平臺轉變,如同一個牙科設備,可實現坐著、躺著、站著都能辦公的自由模式。
趨勢二:生活化
隨著居家辦公常態化,以及經常性帶工作回家,工作與生活的交融程度也在進一步加深,辦公和生活的邊界也正逐步被打破。
帶有家居氣息的設計風格正在融入辦公室設計,辦公家具的選材逐漸偏向柔軟,產品輪廓更加圓潤,色調更為溫和,出現更多具有輕松感的元素,這些細節都讓辦公空間更具生活化的氣息。
在辦公空間的規劃上,加入休閑、娛樂、健身、讀書角、茶歇區、交流區等空間,這些家具偏向商務休閑風,在設計上具備更豐富的展現形式。

趨勢三:靈活性
辦公空間承載的職能越來越多,當多元化的需求遇上有限的空間,就會產生沖突,只有通過靈活的場景變化才能更高效利用空間。
那么,如何實現場景變化的靈活性?一是做模塊化設計,其特點是標準化和通用性,可自由拆分組裝,并可大規模生產,節約運輸成本。二是注重辦公家具的高適配性,一件辦公家具可多場景使用。三是做場景延伸,比如公司的餐飲空間,可在非用餐時段舉辦會議,開展工作洽談。

趨勢四:個性化定制
國內市場上的辦公家具同質化較為嚴重,產品開發缺乏創意,無法滿足新生代消費者對顏值和個性化的需求。因此,未來能夠滿足個性化定制需求的辦公家具企業潛力巨大。
定制需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,一是配色、風格、外形上與戶外景觀和室內空間相呼應,讓整體空間更加和諧;二是場景細分化,根據教育、醫療、學校、康養、休閑、金融等不同場景提供更專業的解決方案。

趨勢五:智能化
隨著科技的發展,信息技術的進步,智能化必然成為辦公家具的一個重要趨勢。目前智能化在辦公家具中的應用,主要是智能升降、智能人體工學等功能,調整為最舒適的狀態,解決久坐產生的問題。
智能震動、按摩腰托、辦公桌面自動控制等功能,還處于初始狀態,未來智能辦公家具將在這些方面深耕拓展,為人們提供更加節能、舒適、安全、靈動、高效率的辦公條件。

辦公家具作為下一個藍海市場,前景廣闊,因此家具企業應掌握先機、提前布局,提升研發設計能力,打造核心競爭優勢,方能長遠發展。